【媒体聚焦】江西日报:从星期到分钟的跨越——记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汤彬团队
发布人:罗勇  发布时间:2017-04-10   动态浏览次数:154

【媒体聚焦】江西日报:从星期到分钟的跨越——记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汤彬团队                         

                      


    编者按:38日,江西日报B2版以《从星期到分钟的跨越——记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汤彬团队》为题报道了我校汤彬教授科研团队先进事迹。下面将全文摘引如下。



 作为重要的核燃料,铀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仅为百万分之二。从上世纪90 年代对外公布只占全球2%的铀资源,到如今的4%;从一度被国际称为贫铀国,到近20 年来广泛供应于核电等民用领域,我国走出了一条铀矿勘探技术的精进之路。

 在这条一心为国的探索道路上,不得不提由东华理工大学副校长汤彬教授率领的科研团队。在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汤彬团队主持完成的“面向铀矿与环境的核辐射探测关键技术、设备及其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铀矿难找尤其是定量难,在业内是个公认的事实。“面向铀矿与环境的核辐射探测关键技术、设备及其应用”项目,则攻克了铀矿勘探从定性到定量的诸多难题,通俗来讲,通过普及这项技术,如今在野外勘探地已能现场实现即时判断出此地是否藏有铀矿,以及储量。

时间回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的技术与设备只能判断一个地区是否藏有铀矿,至于储量则无法现场得知。当时国内勘探铀矿的场面基本都是这样:勘探队将矿石样品送进随队而建的化学分析室,等到实验室分析出结果,再告知勘探队。这一过程需要一两个星期,这段时间勘探队几乎只能干等。

由于所读专业就是这一领域,当时还是华东地质学院(东华理工大学的前身)本科生的汤彬就对此产生了浓厚的钻研兴趣,并开始了深入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1988 年,留校任教的他争取到了自己的第一个国家级科研项目,研究的正是这个课题。那年,汤彬25岁。

年轻的科研团队在科研项目上进展迅猛,“铀矿伽马测井分层解释方法研究”项目获得了1991 年度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993 年,该项探测技术成为国家行业技术标准,面向全国铀矿勘探技术人员普及;到上世纪90 年代末期,随队而建的化学分析室已基本退出我国铀矿勘探舞台。那么,这项技术到底有多牛呢?

在东华理工大学国防科技楼,学生们见到汤彬都习惯喊他一声“汤教授”,汤彬团队的实验室——江西省核辐射探测及工程应用技术中心,就在这幢楼内。实验室的桌上摆着几根3米多长的封闭不锈钢管,而这不起眼的玩意儿,恰恰就是凝结了团队几代人心血的结晶。今日的铀矿勘探,只需将这一根根内置电路板的钢管用电缆连接吊入钻井孔,通过铀矿释放射线的原理寻找铀矿,地面的工作人员就能根据手中仪器显示的实时数据判断出铀矿的深度和规模。“这个过程如今以分钟计”,汤彬表示,如此一来,既省去了随队建实验室,也不需再花费一两个星期的时间苦等分析结果。目前,我国大部分铀资源储量估算都采用了这种方法,相关的配套技术与设备还在国防及重大工程中被广泛应用,产生的节支总额近百亿元。

科学没有止境,这个经过数代更迭的团队也从未停下对铀矿定量精度的极致追求。“就像原先我们买菜用杆秤,现在用电子秤,电子秤的精度也越来越高。”汤彬用一杆秤的变迁比喻近年来团队的工作和目标。从早先钻井深度只能达到数百米,到如今的上千米,汤彬团队的探测技术和设备也在不断升级。“相比上世纪,如今我国铀矿化学分析的工作量减少到了30%以内,并能分析出其他元素。”汤彬告诉记者,如今团队的一个科研方向是期望利用相似的技术原理,进行学科交叉,从而应用于我国勘探其他稀有金属资源的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