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江西日报:东华理工坚守“核工情” 锻造“军工魂”
发布人:罗勇  发布时间:2016-10-15   动态浏览次数:193

编者按:1013日,《江西日报》A4版以《坚守核工情锻造军工魂》为题全面报道了东华理工大学建校60年来取得的发展成就。现将全文摘引如下:

“中国核地学人才摇篮”,一所肩负历史与未来重任的高等学府,一甲子筚路蓝缕不忘初心,见证东华理工大学60周年办学成就——



  坚守“核工情”  锻造“军工魂”

刘顺祥 詹建英



风云一甲子,弦歌六十载。

风雨同舟60个春秋,中国核事业见证了东华理工大学的扛鼎之力。伴随我国核事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铿锵步伐,东华理工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倾注满腔赤诚,培养了一大批核工业优秀人才,为我国“两弹一艇”诞生和核威慑能力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砥砺前行60个春秋,中国教育史书写了东华理工大学的浓重一笔。我国第一所培养核地学人才的军工院校,国际原子能机构将其誉为“世界原子能事业的宝贵财富”,从部委创建到下放地方再到省部共建,东华理工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智力支撑60个春秋,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了东华理工大学的强劲脉搏。扎根江西红土地,主动对接服务江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服务社会中成就自我,东华理工成为支撑地方特色文化发展的主要基地与地方政府重大决策的一大智库。

今年630日,一项打破国外封锁、填补国内多项空白的科研成果,通过了“国家技术发明奖”评审,被纳入科技进步二等奖,实现了学校国家科技奖新的突破,为60华诞的东华理工大学,书写了新的荣光。


  【发展篇】


  不变“核”心 薪火相传爱国荣校


60年栉风沐雨。创建于太行山下,成长于红土地上。翻开东华理工大学的厚重校史,那段承载着历史和荣耀的峥嵘岁月,仿佛就在眼前,诉说着青春无悔的奋斗与追求。

    新中国成立不久,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和核讹诈,19551月,毛主席、党中央毅然决然作出发展我国原子能事业、“我国也要搞原子弹”的伟大决策。次年,东华理工大学的前身——太谷地质学校应运而生。从此,中国核工业有了自己的开路先锋——铀矿地质人才培养基地,一群充满激情的开拓者,为核梦想插上了翱翔的翅膀。

“祖国不能没有核工业,民族不能没有核工业。”伴随着我国核事业走过的光辉灿烂历程,东华理工大学这所在特殊环境下创立的中国第一所核军工院校,虽然三迁其址,七易校名,但始终不变的是国家利益至上的情怀和民族大义为重的信念,始终与国家安全和核事业发展紧密相连,为我国“两弹一艇”的诞生和核威慑能力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深深扎根于红土地的东华理工大学,现由抚州和南昌两个校区组成。经过60年的积淀和升华,学校已发展成为全国核类学科(专业)最齐全的高校,建立了中国独一无二的核燃料循环系统9个特色学科群。在“核资源与环境”领域凝练了四大特色与方向:铀成矿理论与成矿预测、核资源勘查方法与技术、铀矿采冶技术、核废物处理与处置,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和科研优势。目前学校拥有14个高水平教学、科研平台,71个本科专业,其中5个国家管理专业、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4个江西省品牌专业,拥有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东华理工正在为建设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军民融合,核学科特色鲜明、地学优势突出、引领行业、带动区域、具有国际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国内高校第一个“海外铀资源勘查与开发人才培训中心”落户东华理工;“铀资源勘查开发与核废物地质处置”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由东华理工担纲。

校党委书记徐跃进介绍,几代东华理工人秉承“敦本务实、崇义奉公”校训,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理念,弘扬艰苦奋斗、为国奉献的“两弹一艇”精神,传承“明德厚学、爱国荣校”的大学文化,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兴核强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成为中国核地学人才的摇篮。


  【创新篇】


  不改痴心 青蓝相继明德厚学


60年学脉绵延。在学术“平原”上打造“高峰”,在世界坐标系中找准科研定位,几代学者为学校打下了深厚的科研根基,数辈英才铸就了东华理工的学术辉煌。

中国科学院院士龚健雅,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院长李子颖,国际原子能机构中方首席代表赴伊拉克核查专家郭冬发,美国劳雷工业公司总裁方励,大唐集团副总经理王森,国防科工局总工程师龙红山,广东正业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长徐地华……众多优秀人物都曾在这里搏击长空,奋勇追梦。

新一代东华理工人依旧坚守理想,追求卓越。今年6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正式公布了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初评结果,汤彬教授科研团队打破国外封锁,其研发的“面向铀矿与环境的核辐射探测关键技术、设备及应用”项目填补多项国内空白,通过了“国家技术发明奖”评审,被纳入科技进步二等奖,实现了学校国家科技奖新的突破。29年磨一剑,27岁就留校任教的汤彬,满头青丝已成两鬓雪霜。

东华理工人以“服务军工、献身国防”为己任,潜心钻研。“中国好人”、现年89岁的核化学分析专家宋金如教授退休30多年,不计报酬,每天坚守实验室从事“核素提取与分离”等核燃料关键技术攻关;留美归国学者陈焕文教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致力于军工装备精密制造与工艺研究,获批国家“杰青”项目资助;扎根边疆铀矿山十余载的周义朋博士,两次险些命丧荒漠,却依然坚守,他主持设计了我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实现工业化应用的微生物地浸采铀系统,创造产值近千万元……

悠悠60载,英才济满堂。学校现有2800余名教职工,600余位教授、副教授,其中国家“杰青”团队2个,占全省1/32014年获江西省科技一等奖2项,获奖数占全省1/2201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47项,列全省第四。中国工程院双聘院士钱七虎,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陈焕文、肖化云,井冈学者、东华学者……使东华理工大学保持了一以贯之的发展脉络与办学之魂。一代代学子潮涌而来,一年年生发开去,遍及赣鄱,遍及中国,遍及世界。中国铀矿地质采冶的人才主要靠这里支撑,15万余毕业生共同构成了东华理工校友的“群星方阵”,俊采星驰,熠熠闪光。

校长柳和生说,坚持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军民融合,继续高举核地大旗,核学进入核心,加强核“辐射”,延长学科链;地学提升地位,扩大地覆盖,形成学科群,引领行业,带动区域,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所更具实力、更显魅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服务篇】


  不忘初心 守望相助军工情怀


60年弦歌不辍。追溯学校发展轨迹,无不折射出东华理工几代人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献身核事业、为国争光和为民族争气的情怀。东华理工人的精神支点就是核工情,“国家利益至上、民族利益至上”的军工精神,是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

进入新世纪,依托省部共建,东华理工进一步明确了服务国防科技工业和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学校目前拥有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科技部国际合作基地,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9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江西省国际合作基地,2个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江西省高校人文重点研究基地,1个江西省软科学培育基地。其中,“十二五”期间新增的“质谱科学与仪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为江西省首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实现了我省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零的突破。

作为一所有深厚行业背景的高校,在服务社会60年的洗礼中,东华理工一路载誉走来——

“铀资源勘查与环境监测中的核辐射探测技术及系列仪器”项目,已在国家、国防及行业技术标准中推广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系列化专用型核辐射探测仪器设备,在贝谷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了规模化产能,年均产值超2亿元。

“直接质谱分子电离原理与方法研究”,突破了经典电离理论的限制,解决了经典质谱分析技术无法对复杂基体样本快速、实时、在线、原位、活体分析的瓶颈问题,该项目成果获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铀资源勘查与铀矿产品提取技术”国防科技创新团队突破技术瓶颈,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开展了铀矿生物地浸试验。目前,该成果已在江西抚州和新疆推广应用。“十二五”期间,该领域的部分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与自然科学二等奖各1项。

承担国土资源部的地质调查项目,为江西玉华山的火山盆地矿产资源远景评估及相山火山盆地深部地质调查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十二五”期间勘察江西省内中大型桥梁80余座,道路勘查100余公里,承担不同层次、不同安全等级的工业与民用建设岩土工程项目600余项。

协助省发改委完成《江西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的研究与编制,得到了国家六部委批复,是我省第三个上升到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规划。

201211月,学校“核地学教育科技文化园”顺利通过“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教育基地”评估,成为江西省首家获批军工文化教育基地的高校。

助力地方发展责无旁贷。2010年抚河唱凯堤决口,东华理工圆满完成了万名受灾群众的安置工作,受到时任中央领导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学校积极拓宽学科专业口径、主动对接核行业和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

巍巍学府,德渥群芳。兼具历史与未来重任的东华理工大学,在为国奉献中升华信念,在服务社会中成就自我,不忘初心,更展宏图,再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