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报:产学研融合让科研成果快速“变现”
发布人:罗勇  发布时间:2018-07-17   动态浏览次数:200

7月11日,江西日报C1版以《产学研融合让科研成果快速“变现”》为题,报道了我校由汤彬教授领衔的“核能安全与辐射探测技术与仪器”科技创新团队产学研融合的优秀成果人民网、新华网、央广网等主流媒体纷纷对此进行转载报道,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全文摘引如下:



产学研融合让科研成果快速“变现”

本报记者 


今年1月,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的海关货运进境查验场,迎来了整个口岸的首批通关设备。设备使用的最新系统以辐射成像为核心,不开箱就可看到集装箱内装载的货物,实现了货运集装箱的快速检查。这项最新技术,便是中广核贝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东华理工大学共同研究开发的成果。

借助今年6月在南昌举行的2018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东风,我省的产学研融合正在加速迈开新步伐。

市场转型寻找校企合作

中广核贝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贝谷公司)坐落于南昌市高新区,前身为民营企业——江西贝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业从事核辐射检测仪器、核辐射安全防护工程、家用环保仪器研发、制造、销售等。

是什么样的法宝,让一家企业能有如此市场创新能力?

走进公司,一楼的两块“金字招牌”——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揭开了企业背后的科研实力。

“公司在2005年之前一直从事拓展IT集成与服务业务,但在市场竞争中,江西的IT实力与沿海省份有较大差距,致使公司一直无法取得新的突破。”贝谷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主任万敏介绍,为了实现战略转型,公司把目光瞄准了省内高校,力求寻找还未市场化的优势研发成果。

经过市场分析,贝谷公司很快找到了一支国家级科研团队——东华理工大学“核能安全与辐射探测技术与仪器”科技创新团队,并由此开始了校企合作的发展新模式。

军工科研惠及民用领域

资料显示,该团队将放射性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发展到环境辐射测量领域,研制并产业化了以通道式放射性监测为代表的系列化专用型核辐射探测仪器设备20余种,解决了环境辐射监测、反核恐与预防核污染的实时在线监测、辐射成像、核素识别等应用难题。

团队带头人是汤彬教授,东华理工大学副校长。他回忆,2005年,贝谷公司找到他,希望能参与学校的研究项目,并进行产业化合作。

一份当年的双方合作协议书显示:甲方贝谷公司积极探索“产业化”发展思路,将乙方的高新技术研究成果实施产业化;乙方作为甲方的技术依托,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技术开发及服务……

2007年,汤彬选了5名团队科研人员进驻贝谷公司,着手核辐射仪器的产业化开发。“对企业来说,这是个从01的过程。企业开始在这个领域不断发展和培养专业人才,直到现在,有许多东华理工大学的毕业生,已经成长为企业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

汤彬认为,作为高校,每年都有许多基础性研究成果,但其中大部分都停留在纸面上。企业的参与,可以弥补高校在科研经费和市场能力上的欠缺,促进研发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高校主要是帮国家做项目,有着前沿的学术理念,更加注重社会效益。但企业更了解市场,如果把两种研究方向结合起来,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科研成果的储备,都会起到更好的效果。”汤彬说,随着市场化的推进,核辐射研究成果逐渐应用于医院、安检等民用方面,这就是产学研合作的典型体现。

产学研融合掀起新浪潮

2017年,公司自主研发产品收入突破2个亿,占公司总收入的50%以上。

“我们的合作模式就是以课题为抓手,以市场为导向。同时,积极建设国家级的创新平台,占领行业制高点,成为行业标准的参与者和制造者。”万敏说。

2017年,由贝谷公司、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和东华理工大学联合申报的《基于电子加速器的新型多能射线成像检查装备与产业化》项目,申请获得我省重大科技专项。目前,新的设备还未上市就已获得订单,总共十几台,每台价格超过500万元。

如今,像东华理工大学一样,全省多家科研机构正在大力推进产业化和市场化。在南昌国家大学科技城,专门为高校提供定制化的科研办公楼正式启用。其中,华东交通大学依托其在智能装备领域的科研开发能力,与南昌高新区共建智能装备公共服务平台,开发的一款新型智能装备,一举填补国内空白。

此外,南昌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10余所高校或科研机构也将入驻该科技城,掀起了政企民学合力创新的新浪潮。